常見胃癌腫瘤標誌物與臨床運用
根據Expert Rev Mol Med期刊於2014年提出常見胃癌腫瘤標誌物與臨床運用中可發現PGI/II是作為篩檢之用,而CA72-4為臨床上作為prognosis(預後)與Monitoring recurrence(監控復發)所使用,故於胃癌篩檢上,除胃鏡與鋇劑X-ray攝影(俗稱UGI-X ray)外,現於全球較常所使用之篩檢marker為Pepsinogen(胃蛋白酶原)(Table 1)[1],[2]
CA72-4
腫瘤標記CA72-4,乃是測量患者血液或腫瘤組織中TAG72的含量。腫瘤關連醣蛋白TAG72是一高分子量(>106MW)之惡性腫瘤 (carcinoma)細胞相關癌胚分子,是一種粘液醣蛋白 (mucin glycoprotein),首次由美國NCI在1981年自乳癌轉移肝癌患者之細胞中發現。TAG72具有泛惡性腫瘤之特性,在 50﹪乳癌,85~ 95直腸、胰臟、胃、肺、卵巢癌患者組織中均可發現到TAG72(CA72-4)[3](Table 2)。
CA72-4(TAG72)雖無對單一組織的特異性,但具有對惡性腫瘤特異性。此外,CA72-4對癌症的分期亦能靈敏反映,即CA72-4值的大小和腫瘤的嚴重度成正比。在手術前的評估、治療效果的監控、術後復發的追蹤上,極為有用。而根據文獻統計腫瘤標記CA72-4對各種腫瘤之陽性率:卵巢癌(67.2﹪) ,結腸直腸癌(46.7﹪),胃癌(44.6﹪),乳癌 (40.5﹪),胰臟癌(41.7﹪)[4]。
胃蛋白酶原(Pepsinogen)檢測臨床意義與運用
臨床意義
胃蛋白酶原(Pepsinogens)為胃蛋白酶的前驅物,其具有胃蛋白酶原I (Pepsinogen I)與胃蛋白酶原II (Pepsinogen II)兩種。Pepsinogen I由胃底腺之主細胞與黏液頸細胞分泌); Pepsinogen II由胃底腺的主細胞、黏液細胞和噴門腺、胃竇的幽門腺的黏液頸細胞以及十二指腸上段分泌。血中PG I 與PG II量反應胃粘膜腺體與細胞數目,也提供胃粘膜分泌功能狀況,為監控胃粘膜健康狀況之指標。
當胃部受到幽門螺旋桿菌(H. pylori)感染時,造成胃粘膜發生病理變化,其狀況即會影響血清中PG I 與PG II的含量, 故可利用檢測血清中PG I 與PG II的表現量來評估胃粘膜受損狀況,如評估胃粘膜萎縮狀況。
檢測運用範圍
<<罹患胃癌風險評估>>
現階段胃癌篩檢工具有胃鏡與鋇劑X光攝影,而腫瘤標誌物因專一性太低而無法真正作為胃癌篩檢的工具,胃鏡雖為黃金標準(golden standard),但操作過程中受檢者會有不舒服感,而無痛胃鏡麻醉則有風險,麻醉過敏機率約十萬分之三,且麻醉後反射反應變差,有可能導致口水嗆入氣管,變成吸入性肺炎。而鋇劑X光攝影則有放射線風險,且以上兩種均為侵入性檢查。根據歷年研究證實,胃癌的前期病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(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; CAG)與腸化生(intestinal metaplasia)兩階段,故可利用PG I、PG II與PG I/PG II來偵測胃粘膜萎縮狀況,進一步評估罹患胃癌風險[5] (Table 2)。
Table 2. PG運用於Gastrointestinal cancer的檢測,而CA72-4則廣泛於卵巢癌、乳癌、大腸癌和胰臟癌使用
<<作為胃幽門螺旋桿菌( H.pylori)感染及根除治療效果評估>>
WHO已將胃幽門螺旋桿菌( H. pylori)定為胃癌之致癌因子,在胃幽門螺旋桿菌( H. pylori)的感染下,會伴隨著Pepsinogens血清濃度的一連串變化,且證實H. pylori的感染與血清中PG的濃度變化存在著關聯性。因此,可利用清中PG的濃度變化來監控胃幽門螺旋桿菌( H. pylori)根除治療效果評估。
<<胃幽門螺旋桿菌( H.pylori)感染所引起之胃炎判定與療效評估>>
由胃幽門螺旋桿菌( H. pylori)感染所引起之胃炎均發現會造成PGII的上升(Fig.),故於胃幽門螺旋桿菌( H.pylori)感染初期,PG II濃度比PG I的濃度更適合用於協助評估感染與癒後狀況[6]
PG I 、PG II測定結果判讀
指標 |
說明 |
PG I/PG II ratio |
慢性萎縮性胃炎 陽性:PG I/PG II <3 ,且PG I <70 ng/mL 強陽性:PG I/PG II <2 ,且PG I <30 ng/mL |
Fig. PG I 與PG II 於胃部疾病過程中血清含量變化圖
[1] Expert Rev Mol Med.2014;16e1
[2] FDA webside: www.cancer.gov/types/stomach/patient/patient/stomach-screening-pdq
[3] Disease Markers 16 (2000) 105–110
[4] https://wd.vghtpe.gov.tw/nmed/files/英文名.pdf
[5]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2016,7: e183
[6]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,2014,1-7
留言列表